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节 蒋规遭拒 毛诗受捧

作者:夜雨一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举国嘱目国共两党领袖的重庆峰会,很快在林园三号楼举行。
    h U ^ c Q
    h U ^ c Q
    那天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和张治中作有关程序的初步会谈。
    h U ^ c Q
    h U ^ c Q
    下午,国共会谈正式开始。蒋介石和毛泽东展开第一次会谈。
    h U ^ c Q
    h U ^ c Q
    双方会谈一开始,蒋介石和毛泽东互相宣布代表名单。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派出的代表是外交部长王世杰、四川省主席张群以及张治中、邵力子,毛泽东派出的代表是周恩来、王若飞。
    h U ^ c Q
    h U ^ c Q
    谈判一开始,蒋介石就说:清
    h U ^ c Q
    h U ^ c Q
    “政府方面之所以不先提出具体方案,是为了表明政府对谈判并无一定成见,愿意听取中共方面的一切意见。希望中共方面本着精诚坦白之精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的这一段话,常常被作为蒋介石对重庆谈判“毫无准备”的证据,其实,蒋介石的意思是先听取中共方面的意见,使自己在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则说:“中共希望通过这次谈判,使内战真正结束,永久的和平能够实现……”
    h U ^ c Q
    h U ^ c Q
    不料,毛泽东此言,蒋介石不以为然。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道:“从九•一八事变以后,就产生了和平团结的需要。我们要求了,但是没有实现。
    h U ^ c Q
    h U ^ c Q
    到西安事变以后、‘七七’抗战以前,才实现了。
    h U ^ c Q
    h U ^ c Q
    抗战八年,大家一致打日本。但是内战是没有断的,不断的大大小小的磨擦。要说没有内战,是欺骗,是不符合实际的。
    h U ^ c Q
    h U ^ c Q
    新来乍到的热烈、和谐气氛戛然而止。双方在谈判桌旁,开始了唇枪舌战。
    h U ^ c Q
    h U ^ c Q
    国共谈判历来是艰难曲折。这一回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往日的国共谈判,毛泽东坐镇延安窑洞,靠着无线电波,由周恩来出面谈判;这一回,毛泽东从幕后走到前台。也就由他直接出面交锋了。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是有准备的。张治中后来曾这样说过:蒋介石从来不做蚀本生意,从来不做没有准备之事。重庆谈判,他采用后发制人,所以常被误以为他没有准备。蒋介石除了在28日日记中所订下的方针之外,他在这天还向国民党代表宣布了谈判三原则:
    h U ^ c Q
    h U ^ c Q
    一、不得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
    h U ^ c Q
    h U ^ c Q
    二、不和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
    h U ^ c Q
    h U ^ c Q
    三、归强求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
    h U ^ c Q
    h U ^ c Q
    这是蒋介石为重庆谈判定下的调子。
    h U ^ c Q
    h U ^ c Q
    多雾的山城,像一团谜,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的谈判,也如同一团谜。
    h U ^ c Q
    h U ^ c Q
    重庆谈判牵动着亿万颗心,尽管是一团谜,人们的关注之情,却是那般的强烈。
    h U ^ c Q
    h U ^ c Q
    重庆《大公报》在29日发表了王芸生所写的社论《毛泽东先生来了!》,有一段话很能代表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善良心愿:
    h U ^ c Q
    h U ^ c Q
    说来有趣,中国传统的戏剧,内容演述无穷无尽的离合悲欢,最后结果一定是一幕大团圆。以悲剧始,以喜剧终,这可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嗜好。有人以为艺术可以不拘一格,但中国人有他的传统偏爱,他们宁愿如此。
    h U ^ c Q
    h U ^ c Q
    现在毛泽东先生来到重庆,他与蒋主席有十九年的阔别,经长期内争,八年抗战,多省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
    h U ^ c Q
    h U ^ c Q
    认真地演这幕大团圆的喜剧吧,要知道这是中国人民所最嗜好的!
    h U ^ c Q
    h U ^ c Q
    历史学家候外庐从国共两党的历史来分析,以为这回国共谈判的前景未必乐观。他打了个比方:老头子和青年人难成婚姻!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笑答:不行的话,可以刮胡子嘛。
    h U ^ c Q
    h U ^ c Q
    不过,蒋介石不愿“刮胡子”,重庆谈判的进展维艰。
    h U ^ c Q
    h U ^ c Q
    既然蒋介石要中共方面先提方案,中共方面由周恩来、王若飞出面,国民党方面由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出面,经过几天初步交谈,中共方面于9月3日提出方案,共11条,要点如下:
    h U ^ c Q
    h U ^ c Q
    一、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民国13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的三民主义。
    h U ^ c Q
    h U ^ c Q
    二、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h U ^ c Q
    h U ^ c Q
    三、承认各党派合法平等地位并长期合作和平建国。
    h U ^ c Q
    h U ^ c Q
    四、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
    h U ^ c Q
    h U ^ c Q
    五、严惩汉奸,解散伪军。
    h U ^ c Q
    h U ^ c Q
    六、重划受降地区,中共应参加受降工作。
    h U ^ c Q
    h U ^ c Q
    七、停止一切武装冲突,令各部队暂留原地待命。
    h U ^ c Q
    h U ^ c Q
    八、结束党治过程,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
    h U ^ c Q
    h U ^ c Q
    九、政治民主化之必要办法。
    h U ^ c Q
    h U ^ c Q
    十、军队国家化之必要办法。
    h U ^ c Q
    h U ^ c Q
    十一、党派平等合作之必要办法。
    h U ^ c Q
    h U ^ c Q
    9月4日,中共方案提交给国民党代表。蒋介石看了,在当天的日记中写着读后感:“脑筋深受刺激。”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亲自拟定了另一方案,即《对中共谈判要点》。这《要点》一开头便写道:
    h U ^ c Q
    h U ^ c Q
    “中共代表们昨日提出之方案,实无一驳之价值。倘该方案第一、二条尚有诚意,则其以下各条在内容上与精神上与此全完相矛盾,即不应提出。”
    h U ^ c Q
    h U ^ c Q
    在蒋介石看来,中共的方案中,只有“实行三民主义”和“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这两条“尚有诚意”,其他九条纯属“不应提出”之列。
    h U ^ c Q
    h U ^ c Q
    于是,蒋介石在《要点》中提出了他的四条:
    h U ^ c Q
    h U ^ c Q
    一、中共军队之编组,以十二个师为最高限度。驻地问题,可由中共提出具体方案,经双方商讨决定。
    h U ^ c Q
    h U ^ c Q
    二、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只要中共对于军令政令之统一能真诚做到,各县行政人员经中央考核后,可酌予留任,省级行政人员亦可延请中共人员参加。
    h U ^ c Q
    h U ^ c Q
    三、拟将原国防最高委员会改组为政治会议,由各党派人士参加,中央政府之组织与人事,拟暂不动,中共方面如现在即欲参加,亦可予以考虑。
    h U ^ c Q
    h U ^ c Q
    四、原当选之国民大会代表,仍然有效。中共如欲增加代表,可酌量增加名额。
    h U ^ c Q
    h U ^ c Q
    双方的方案相距甚远,使谈判变得艰难。
    h U ^ c Q
    h U ^ c Q
    内中,最核心的一条,依然是军队。一如往日的国共谈判,双方仍在军队问题上讨价还价。
    h U ^ c Q
    h U ^ c Q
    这一回,由毛泽东和蒋介石直接讨价还价。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开价:中共已有100多万军队,至少应编16个军18个师。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还价: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的“开价”,是蒋介石“还价”的整整4倍!
    h U ^ c Q
    h U ^ c Q
    这么大的差距,使得双方谈来谈去,难以取得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价”。
    h U ^ c Q
    h U ^ c Q
    那时,蒋介石的军队为263个师,即使中共编48个师,国民党部队仍为中共的6倍。
    h U ^ c Q
    h U ^ c Q
    军队问题的会谈,双方终因差距太大,一度陷入僵局。
    h U ^ c Q
    h U ^ c Q
    中共方面为顾全大局,提出了一个双方按比例缩减的新思路,即中共军队必须占全国总额的1/7。
    h U ^ c Q
    h U ^ c Q
    从9月19日开始,双方开始就这一新方案进行讨论。对于中共的新建议,张承认“已有所让步”;对中共企求解决问题之苦心以及所感受之困难,“深为谅解”。
    h U ^ c Q
    h U ^ c Q
    但是,张始终坚持中共军队不能超过5军16师方案;所谓“按照比例数字来决定军队数额,无论其为1/5,或为1/7,皆不适当”。张指责中共“要求太过,不必再讨价还价。”
    h U ^ c Q
    h U ^ c Q
    并说:余认为此一问题,非距离之大小问题,而为根本观点之不同的问题。中共之观点,总以为必有军队,有地盘,控制军政机关,始有保障;而中共则认为军令政令必须统一,于此原则下始可解决问题。
    h U ^ c Q
    h U ^ c Q
    张的发言,当即遭到王若飞的反驳。
    h U ^ c Q
    h U ^ c Q
    王说:现在我方官兵都极愤慨,汉奸军队都已获得中央之委任,而中共抗日部队,反不能得到中央之承人。对于张的威胁,王为之反诘:依文白先生所说,则是共产党有叛乱之心了,那么中央将我党军队消灭好了!
    h U ^ c Q
    h U ^ c Q
    偏偏在这个时候,赫尔利扮演了不好的角色,加剧了谈判气氛的逆转。
    h U ^ c Q
    h U ^ c Q
    赫因即将回国述职,急于要看到国共谈判的结果,以便为自己镀金,故拼命向双方施压,而对中共的态度尤为恶劣。
    h U ^ c Q
    h U ^ c Q
    赫为此约见周恩来、王若飞,声称关于中共军队的数目,蒋委员长可同意增至20个师,但中共必须同意立即缩至此数,不能按国军数目比例缩编,也不能拖延。
    h U ^ c Q
    h U ^ c Q
    同时,军队与行政不能合起来谈,中共必须放弃请求任命北方五省主席和两省副主席等要求,要么承认由国民党统一,要么谈判破裂。
    h U ^ c Q
    h U ^ c Q
    赫氏说完之后,要中共代表马上请示毛泽东,作最后决定。
    h U ^ c Q
    h U ^ c Q
    这时,张群就坐在隔壁的房间时,等待中共方面答复。
    h U ^ c Q
    h U ^ c Q
    情况是十分紧张了,而中共方面此时得到消息:蒋方正在美国的帮助下,大规模地向华中、华北运兵;
    h U ^ c Q
    h U ^ c Q
    陈诚扬言:谈什么判,布置好了就动手。
    h U ^ c Q
    h U ^ c Q
    中统特务则密谋献策,以蒋需垂询国事作借口,将毛泽东、周恩来扣留重庆,以此动摇中共军心,有利于国民党军反攻。
    h U ^ c Q
    h U ^ c Q
    为顾全和平大局,当然也顾虑到美蒋双方的巨大压力,毛决定有条件接受缩编中共军队为20个师的提议;
    h U ^ c Q
    h U ^ c Q
    但赫的政客作风在毛的心理上留下十分恶劣的印象,以至返回延安后,毛依然愤愤不平地骂道:美国政府、魏德迈、赫尔利对我们很坏。
    h U ^ c Q
    h U ^ c Q
    张治中曾于私入向蒋进言:中共本来有100多万正规军,200万以上民兵,现在愿意裁减为20至24个师,凭良心讲,这是很大的让步,我们应该考虑早日接受。
    h U ^ c Q
    h U ^ c Q
    张治中并认为:政府方面除陆军师外,还有海军、空军,这是中共没有的。再说国民党陆军中除步兵外,还的骑兵、工兵、炮兵、辎重兵、宪兵、防空兵、防化兵等,也是中共所没有或很少的。整个兵力上,我们占了压倒的绝对优势,理应早日达成协议,以免夜长梦多!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见张如此为中共说话,大为不快地训斥:你是代表哪方说话?
    h U ^ c Q
    h U ^ c Q
    蒋并以讥讽的口吻,对在场的其他人员说:我正在同共产党的代表谈判!
    h U ^ c Q
    h U ^ c Q
    对于张的谈判立场,周恩来的秘书童小鹏认为:张治中在和平谈判中,当然是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但他始终是希望国共合作共同建国的。他对毛泽东、周恩来都很敬重。
    h U ^ c Q
    h U ^ c Q
    另一个问题,则是政权问题。毛泽东要求蒋介石承认中共所领导的解放区,而蒋介石则一口回绝,“绝对行不通”!
    h U ^ c Q
    h U ^ c Q
    谈判的地点,从林园改到桂园,又从桂园改到尧庐。尧庐亦即曾家岩德安里蒋介石的侍从室。
    h U ^ c Q
    h U ^ c Q
    谈判桌上,双方僵持。谈判桌外,蒋介石和毛泽东频频交往,倒是客客气气。
    h U ^ c Q
    h U ^ c Q
    除了蒋介石和毛泽东,这国共两巨头作了五次直接会谈之外,周恩来、王若飞和张群、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等又进行了许多次会谈。
    h U ^ c Q
    h U ^ c Q
    国共双方的每一次会谈,国共双方均有记录在案。
    h U ^ c Q
    h U ^ c Q
    这记录分两种,一种是当场的速记,字迹显得潦草;另一种记录,是用小楷字工工整整写在竖行红格花笺纸上,显而易见是经过整理眷抄、供各方内部传阅及存档用的。
    h U ^ c Q
    h U ^ c Q
    中共方面是由当时任毛泽东秘书的王炳南整理的;国民党方面,则是由蒋介石秘书陈布雷整理的。
    h U ^ c Q
    h U ^ c Q
    此外,还有一种奇特的记录,专记“何先生”每日的行踪。这种记录曰《情报日报》,每日呈送蒋介石。
    h U ^ c Q
    h U ^ c Q
    以下是《情报日报》的大致内容:
    h U ^ c Q
    h U ^ c Q
    一、何先生今天×点××分到十八号。
    h U ^ c Q
    h U ^ c Q
    二、上午×点有某人(男、女或外国人,包括像貌、身材、服装、年龄),乘小轿车(汽车号码)到18号会何先生,于×点××分离去。何先生把客人送出18号上汽车,目送汽车走后,以慢步返回。这时街上下少人停步观看何先生。我们向老吴提出:何先生把客送出门外,我们对何先生的安全很担心。老吴点头表示会意,没有答复。
    h U ^ c Q
    h U ^ c Q
    三、中午,何先生赴×××宴会(写明请客人的姓名住址)。
    h U ^ c Q
    h U ^ c Q
    四、下午2时半,何先生接见一名新闻记者,接着又接见两名外国记者。3时半,何先生走到花园迎接一位坐小轿车的客人,好像是事先电话约定的。
    h U ^ c Q
    h U ^ c Q
    五、下午五时,何先生赴某街某号访×××、×××接着又赴某街某号访友,不知姓名。回到18号后,不久即离去,老吴没有通知,我们没有随车护送。
    h U ^ c Q
    h U ^ c Q
    内中的“十八号”,即重庆中山四路十八号,亦即桂园。不言而喻,“何先生”乃毛泽东;“老吴”则是毛泽东警卫副官朱学友的代号。
    h U ^ c Q
    h U ^ c Q
    透露这一内情的,是当年桂园的特别警卫班班长李介新。
    h U ^ c Q
    h U ^ c Q
    李介新,宪兵特务。当毛泽东移居桂园时,宪兵司令部特高组少校组长杨香命李介新率一个班的宪兵特务,进驻桂园,据云是奉总裁之命。
    h U ^ c Q
    h U ^ c Q
    当然,蒋介石此举,也是为了确保毛泽东的安全。不管怎么说,毛泽东毕竟是蒋介石请来的贵客。也不管怎么说,毛泽东在重庆有个三长两短,那账总是要算在蒋介石头上的。
    h U ^ c Q
    h U ^ c Q
    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也对李介新的上司、宪兵第三团团长张醴泉作了如下吩咐:
    h U ^ c Q
    h U ^ c Q
    共产党的主席毛泽东要来重庆,他在渝期间的安全责任由驻防重庆市区的宪兵第三团负责,要照校长出来的特别警卫那样采取保卫措施,以策安全。任务重大,你须特别注意,并准备少校官兵以备临时灵活使用。
    h U ^ c Q
    h U ^ c Q
    如果需要你亲自率领必要的官兵护卫毛先生时,由校长侍从室或宪兵司令部随时电话通知。不过,蒋介石也很注意毛泽东的行踪,所以要李介新逐日填写关于“何先生”的《情报日报》。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在山城,确实活动频繁,广泛接触各界名流。
    h U ^ c Q
    h U ^ c Q
    从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到中国民主同盟张澜、章伯钧、罗隆基、沈钧儒、黄炎培、张申府,中国青年党左舜生,国民党人孙科、陈立夫、戴季陶、白崇禧,还有郭沫若、柳亚子等,或宴请,或赴宴,或来访,或回访……
    h U ^ c Q
    h U ^ c Q
    在重庆谈判期间,除了同国民党左派人物和民主人士广泛接触外,毛泽东还数度造访了国民党上层人物中的顽固反共的右派人物。
    h U ^ c Q
    h U ^ c Q
    戴季陶是国民党中顽固反共分子,早在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就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进行反共活动。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他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对戴季陶是很了解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写过很多文章批判戴。
    h U ^ c Q
    h U ^ c Q
    9月3日下午,原定去“桃园”拜访于右任的毛泽东,突然踅入同处“桃园”中的戴府。
    h U ^ c Q
    h U ^ c Q
    戴季陶万没想到,毛泽东会来看他,王炳南回忆说:“戴在毛主席面前局促不安,诺诺连声,好像无地自容似的。从戴府出来回头去见于右任时,正值蒋介石也去看戴季陶。
    h U ^ c Q
    h U ^ c Q
    二人狭路相逢,蒋介石先是一怔,随后佯笑说:“好,见见好,见见好。”
    h U ^ c Q
    h U ^ c Q
    这次拜访后,据张治中回忆说:“戴季陶反共坚决,思想保守,但他对毛泽东来到重应,和对他的拜访,“表示敬重”,并对毛泽东来到重庆“寄予热切的希望。”
    h U ^ c Q
    h U ^ c Q
    戴季陶还请张治中代约时间宴请毛泽东,9月13日晚,毛泽东同恩恩来、王若飞应邀出席了戴季陶的宴会。
    h U ^ c Q
    h U ^ c Q
    陈立夫,国民党反共头面人物之一,C•C系的头子。对于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他极力反对,对这样一个人物,毛泽东仍不放弃接触。
    h U ^ c Q
    h U ^ c Q
    王炳南回忆说:“一见面,主席先以回忆往事的口气,谈起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情景,然后批评国民党实行反共剿共的错误政策。主席说:十年内战,共果,却同时引进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教训难道不以人深省吗?……面对毛主席坦荡的胸怀,机敏的议论,陈立夫无以措词,不得不表示,要对这次国共和谈‘尽心效力 ’”。
    h U ^ c Q
    h U ^ c Q
    在重庆谈判期间,很多人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其中最挂牵的是张治中。
    h U ^ c Q
    h U ^ c Q
    虽说张治中是蒋介石非常信任的人,但他在国共谈判中跟周恩来建立起友谊,对毛泽东颇为尊重。
    h U ^ c Q
    h U ^ c Q
    正因为这样,他会让出桂园给毛泽东居住。他又另派了自己的亲信、宪兵第一团团长蔡隆仁,保卫毛泽东。
    h U ^ c Q
    h U ^ c Q
    于是,蔡隆仁常驻桂园。
    h U ^ c Q
    h U ^ c Q
    有一回,蔡隆仁在查哨时,路过曾家岩钱剑夫家。钱剑夫是他的同乡、同学,那时任职于国民政府行政院。蔡隆仁说起,毛泽东习惯于夜深工作,而且清晨来桂园,喜欢外出散步,保卫工作不易做。
    h U ^ c Q
    h U ^ c Q
    钱剑夫闻言,当即写了四句话:
    h U ^ c Q
    h U ^ c Q
    “晨风加厉,白露为霜;伏莽堪虞,为国珍重。”
    h U ^ c Q
    h U ^ c Q
    钱剑夫嘱,将此条子送交毛泽东。蔡隆仁不解其意。尤其是“伏莽”,应是“伏蟒”。
    h U ^ c Q
    h U ^ c Q
    钱剑夫却说,毛泽东自会明白含意。
    h U ^ c Q
    h U ^ c Q
    蔡隆仁只得从命。
    h U ^ c Q
    h U ^ c Q
    奇怪,自从毛泽东看了此条,果然不再在清早出桂园散步!
    h U ^ c Q
    h U ^ c Q
    直到前些年,钱剑夫才说出其中奥秘。原来,《易经•同人》篇中有一句“伏戎于莽”。戎,即兵戎。莽,丛林。意思是小心有人暗伏草莽,施以兵戎。“堪虞”亦即警惕。
    h U ^ c Q
    h U ^ c Q
    至于前两句则是陪衬,末句表达写条子者的期望。深黯古文的毛泽东,当然明白那条子的善意的提醒……
    h U ^ c Q
    h U ^ c Q
    不过,蒋介石毕竟做过软禁张学良之类不光彩的事。重庆传出消息,说是蒋介石欲软禁毛泽东,那消息有鼻子有眼,据云从蒋介石身边某某人那里传出,绝对可靠。
    h U ^ c Q
    h U ^ c Q
    自然,这消息不胫而走,传入冯玉祥、于右任的耳朵。他俩来了,“反话正说”,给蒋介石打电话,说要请报界辟谣:蒋主席请毛泽东来重庆,为的是共商国是,天下皆知,如今居然有好事者造谣中伤,称蒋主席欲软禁毛泽东,纯系捕风捉影,子虚乌有……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一听,急了,连忙答道:“不必登报,不必登报。明人不做暗事,谣言不攻自破。中正为国为民之心,神人共知,请不必介意道听途说!”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呢?倒是坦然。他早在赴渝之前,便作了被囚以至被害的思想准备,并对刘少奇作了吩咐。不过,他却也料到这回蒋介石未必敢于对他下毒手。
    h U ^ c Q
    h U ^ c Q
    他外出,照样坐蒋介石拨给他的专车,由蒋介石所派的司机给他开车。
    h U ^ c Q
    h U ^ c Q
    神烈峰头墓草青,
    h U ^ c Q
    h U ^ c Q
    湖南赤帜正纵横,
    h U ^ c Q
    h U ^ c Q
    人间毁誉原休说,
    h U ^ c Q
    h U ^ c Q
    并世支那两列宁。
    h U ^ c Q
    h U ^ c Q
    这首写于1929年的诗,作者为柳亚子。
    h U ^ c Q
    h U ^ c Q
    诗中的“神烈峰”,即南京紫金山,孙中山陵墓所在地。“支那”即中国。至于“两列宁”,据作者自云,是指孙中山和毛泽东。
    h U ^ c Q
    h U ^ c Q
    当时,作者正在上海,知道毛泽东在湖南举起“赤帜”,却又忽闻毛泽东遭到不幸,写下这首七绝,表示悼念。
    h U ^ c Q
    h U ^ c Q
    柳亚子,江苏吴江人氏,本名柳慰高,字亚子。他出自书香门第,10岁便能写诗,14岁起在上海报纸上发表诗作。
    h U ^ c Q
    h U ^ c Q
    1912年1月,他曾应邀到南京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不过,他才做了3天,就不干了,书生意气的他,实在不习惯于官场。他依然忙于编报纸,写诗,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文化人。
    h U ^ c Q
    h U ^ c Q
    1926年5月,柳亚子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初识毛泽东。他俩曾一起品茶论诗,很谈得来。这样,三年后,他听道路传闻,说毛泽东遇难,所以写下那首悼念之诗。
    h U ^ c Q
    h U ^ c Q
    后来,他从报上剿共消息中所称“朱毛匪徒”得知毛泽东依然在世,又于1923年写下怀念“毛郎”一诗:
    h U ^ c Q
    h U ^ c Q
    平原门下亦寻常,
    h U ^ c Q
    h U ^ c Q
    脱颖如何竞处囊。
    h U ^ c Q
    h U ^ c Q
    十万大军凭掌握,
    h U ^ c Q
    h U ^ c Q
    登坛旗鼓看毛郎。
    h U ^ c Q
    h U ^ c Q
    这“毛郎”,指的便是毛泽东。
    h U ^ c Q
    h U ^ c Q
    1944年,柳亚子迁居重庆。毛泽东前来重庆,自然使柳亚子欢欣鼓舞。
    h U ^ c Q
    h U ^ c Q
    9月2日清早,柳亚子应毛泽东之约,前往红岩见面。如同柳亚子后来所忆,“握手惘然,不胜陵谷沧桑之感。”
    h U ^ c Q
    h U ^ c Q
    颇为感慨的柳亚子,写下《赠毛润之老友》一诗:
    h U ^ c Q
    h U ^ c Q
    阔别羊城十九秋;
    h U ^ c Q
    h U ^ c Q
    重逢握手喜渝州。
    h U ^ c Q
    h U ^ c Q
    弥天大勇诚堪格,
    h U ^ c Q
    h U ^ c Q
    遍地劳民乱倘休。
    h U ^ c Q
    h U ^ c Q
    霖雨苍生新建国,
    h U ^ c Q
    h U ^ c Q
    云雷青史归同舟。
    h U ^ c Q
    h U ^ c Q
    中山卡乐双源合,
    h U ^ c Q
    h U ^ c Q
    一笑昆仑顶上头。
    h U ^ c Q
    h U ^ c Q
    内中的“中山”,当批孙中山;“卡尔”,即“卡尔•马克思”。
    h U ^ c Q
    h U ^ c Q
    这首诗,随即被重庆《新华日报》发表。
    h U ^ c Q
    h U ^ c Q
    柳亚子那时正在完成亡友林庚白的遗愿,编一本《民国诗选》,希望收入毛泽东的一首诗。那时,毛泽东已写了几十首诗,但在国统区公开流传的只有一首,即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一书中,引用的《七律•长征》。
    h U ^ c Q
    h U ^ c Q
    由于在传抄中,有几处明显的错字,柳亚子抄一份,请毛泽东亲自改正,以收入《民国诗选》。
    h U ^ c Q
    h U ^ c Q
    10月7日,毛泽东却抄了一首《沁园春•雪》,给柳亚子。他在给柳亚子的信中写道:
    h U ^ c Q
    h U ^ c Q
    “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h U ^ c Q
    h U ^ c Q
    也许是考虑到正在重庆谈判,而《七律•长征》有着明显的反蒋意味——正是蒋介石第五次围剿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于是,毛泽东改寄《沁园春•雪》给柳亚子:
    h U ^ c Q
    h U ^ c Q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h U ^ c Q
    h U ^ c Q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的这首词,是1936年2月7日,在东征途中,写于陕北清漳县袁家沟白治民家的窑洞时。
    h U ^ c Q
    h U ^ c Q
    柳亚子深为毛泽东这首词的磅礴气势所感染,依毛泽东原韵,和了一首《沁园春》。
    h U ^ c Q
    h U ^ c Q
    10月25日,柳亚子和画家尹瘦石在重庆黄家垭口中苏文化协会大厅,举办《柳诗尹画联展》,展出柳亚子的《沁园春》。
    h U ^ c Q
    h U ^ c Q
    柳亚子的《沁园春》既是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顺理成章,也就公开展出了毛泽东的原作。
    h U ^ c Q
    h U ^ c Q
    这下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引起参观者莫大兴趣,传抄者甚众。
    h U ^ c Q
    h U ^ c Q
    11月11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柳亚子的《沁园春》,但没有发表毛泽东的原作。
    h U ^ c Q
    h U ^ c Q
    三天后,重庆《新民报晚刊》的副刊《西方夜谭》,首次揭载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引起了轰动。许多国统区读者,原先只知“毛匪”,这才头一回得悉,原来毛泽东写得一手好诗!
    h U ^ c Q
    h U ^ c Q
    发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乃是《西方夜谭》编者吴祖光的主意。那时,他从王昆仑那里,抄得毛泽东的词,便决定发表,用了《毛词•沁园春》为标题,只说是“毛润之”之作。
    h U ^ c Q
    h U ^ c Q
    中国古有《毛诗》,相传乃西汉毛亨、毛苌所传。眼下,毛泽东的“毛诗”,一时间在山城广为流传。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见毛泽东此词,问陈布雷:“照你看,真的是毛泽东写的?”
    h U ^ c Q
    h U ^ c Q
    陈布雷沉默不语。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明白,陈布雷这一表情,表明他确认那《沁园春•雪》是毛泽东手笔——陈布雷可以说是国民党方面读毛泽东文章最多、最细心的一个,深知毛泽东的文学功底。
    h U ^ c Q
    h U ^ c Q
    “毛诗”,只不过一首《沁园春•雪》而已,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论武,蒋介石可以跟毛泽东较量一番;论文,蒋介石不能不略输一筹。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广泛影响,使蒋介石恼怒不已。他发动了对“毛诗”的围剿。
    h U ^ c Q
    h U ^ c Q
    一时间,和诗之风大盛。《中央日报》、《和平日报》(即原《扫荡报》)等,接连刊登词,词牌皆用《沁园春》,总是标明“步和润之兄”、“次毛韵”,或者干脆标上“和毛泽东韵”。
    h U ^ c Q
    h U ^ c Q
    直至1984年,从台湾出版的新书中,又透露了鲜为人知的当年秘闻:
    h U ^ c Q
    h U ^ c Q
    国民党当年曾暗中通知各地、各级组织,要求会写诗填词的国民党党员,每人“次毛韵”填一首或几首《沁园春》,以便从中选拔优秀之作,署以国民党高级领导人的名字发表,以求把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比下去!
    h U ^ c Q
    h U ^ c Q
    国民党出此下策,实在是迫于无奈。蒋介石手下武夫多,却选不出能与毛泽东匹敌的诗才。
    h U ^ c Q
    h U ^ c Q
    蒋介石其实也能写诗,虽说“蒋诗”极为罕见。
    h U ^ c Q
    h U ^ c Q
    1979年,宋美龄在和美国《天下事》旬刊“人物志”专栏作者哈妮谈话时,说及蒋介石曾经写过许多诗。
    h U ^ c Q
    h U ^ c Q
    宋美龄透露,在1950年到1957年,蒋介石曾写了旧体诗词43首、新诗一首、自嘲打油诗两首。
    h U ^ c Q
    h U ^ c Q
    当蒋介石在1975年病逝之后,宋美龄曾想出版这些《蒋诗》,但蒋经国阅后,以为:“父亲的诗作,虽然制作精七,但大都品位不高,使人阅后 很容易联想起南唐亡国之君李后主……”
    h U ^ c Q
    h U ^ c Q
    宋美龄以为言之有理,遂把这些“蒋诗”付之一炬。至于这些“蒋诗”是否尚有抄本在世,就不得而知。
    h U ^ c Q
    h U ^ c Q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以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与老对手在谈判桌上进行了当面较量。
    h U ^ c Q
    h U ^ c Q
    同时,又以文学家的浪漫才华,又与老朋友在公务之余进行了应和酬唱,这真是不虚此行,既签约了双十协定,又发表了诗词新作,其政治抱负和文学才华,使全国人民和国共要员都为之侧目,深感钦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