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起1W点1W中1W文1W网更新时间:2005-8-911:14:00本章字数:14404)
后记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童年时期。《逍遥游》中所写的事,发生在公元前41年至473年之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一般被史家称为是春秋战国之交(际),即春秋之末、战国之始,本书只写了八年间的事,但代表的是整个春秋战国之交的时期,而这段时期,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期。
《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公元前476年,学术界多采用郭沫若的划分,将公元前476年为奴隶制的终年,之前(含当年)的二百九十五年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为封建制的起点,开始进入战国时期。
当然,关于中国的封建制始于何时,说法很多,有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统一时说、东汉说和魏晋说等,前面所述的战国说是比较流行的学术观点。关于战国从哪一年开始,学术界又有不同的说法,除了以《史记-六国年表》始年划分,也有从《春秋》所绝笔的公元前41年来划分春秋和战国时代的。
不过学术界不同的看法,并不影响本书的写作,本书虽然用的是通俗文学笔法,但所写的史实大多是见诸于史书的,其社会背景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研究和理解,本文中所说的“此时”,指的是春秋战国之交,即本书故事所代表的时期。
本来是想写一部严肃的历史,鉴于史料太少,而且学术界对先秦的研究常有争议,若用正史写法,不免拘谨而生硬,只好将《逍遥游》写成一本历史传奇,企图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虽然书中用了许多武侠的笔法,但它绝对不是武侠,因为中以国家大事的描写为主,虽然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格斗,却没有任何“侠”的意味在内。
为了便于读者对书中的社会环境、民间风俗的人的生活习惯容易理解,下面对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环境略述一二。
一、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环境与风俗
1、社会人员结构
春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为贵族和非贵族,贵族包括王侯、卿、大夫、士,常被称为“君子”、“劳心者”、“肉食者”,非贵族包括庶民和奴隶,被称为“小人”、“劳力者”、“藿食者”。
《周礼-载师》郑注引《司马法》中说:“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都城及城郊叫着“国”,因此又有“国人”和“野人”的说法。“国人”是低等贵族,住在城郊;“野人”是农村中的农民,属“庶民”,又称为“庶人”;边境叫作“鄙”,其居民常常被称为“鄙人”,属“庶人”;“工商之户”也属“庶民”,住在城中;晋国“作州兵”,是承认国人和野人在“国”(城郊)、“野”之间的“州”中所私垦的田地合法(“作爰田”)之后,让“州”中的国人和野人负担军赋。
奴隶
奴隶总称“臣妾”,或说“隶臣隶妾”、“隶臣妾”,如皂、舆、隶、僚、仆、台、圉、牧,还有阍、司宫、寺人、竖、奴、婢、舂、酋、徒人、胥靡等等说法。不过这中间又的是指其身份,也有的是从其职责上来区分,所以也不易详细区分。
关于这些人的名称与身份学术界有很多争议。我以为这些“臣妾”并不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奴隶,他们的身份职责中有的是官府和贵族家中的服役之人,有的是差役,有的是罪人,有的是俘虏,很难仔细区别。从其职责上来说,大抵是政事和生活两方面,皂、隶、舆、阍、司宫、寺人多是以政事服侍为主,在公开场合露面较多;圉、牧、竖、奴、婢、徒人等主要是以生活服侍为主,一般在官府或贵族家中,私人性质较强;隶、僚、仆、台、舂、酋、胥靡等是罪人、囚途或俘虏,充作奴役。另外还有优、师等一类的人,是表演娱艺和音乐的人,身份与庶民不同,又不同于上述奴隶,不过我以为他们也算得上奴隶。
由于这些“臣妾”与主人的关系有亲疏之别,最得主人宠爱的常被称为“嬖人”,因此其地位作用不同,春秋时期有不少人对政事曾有过影响,或是参与过许多政事。根据史书记载这些人的活动,可以猜出这些奴隶应该有其家族、朋友,立功可免其身份,犯过的还要降级,绝对不同于古罗马的奴隶那样全无人身自由,因此师旷对晋侯说“皂隶牧圉,皆有亲昵”。
主人公伍封的祖先伍参是楚庄王的“嬖人”,对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有决定性的影响,从此伍氏登入卿大夫之列,嬖人的身份地位是很低的,所以这一战之后,楚国令尹孙叔敖说:“胜晋大功,出自嬖人,吾当愧死矣!”
圉是养马的奴隶,地位还在“台”之下。鲁国有个圉人荦曾调戏大夫梁氏之女,梁女是公子般的情人,公子般因而责打圉人荦,公元前662年,圉人荦刺杀了新任国君公子般,酿成了庆父之乱;中写到的楚国白公胜叛乱,白公胜将楚惠王困在高府,有个叫圉公阳的人在墙上掘洞,将楚惠王背负逃出,这是见诸史实的。
竖是守藏司职的奴隶,是童仆一类的人。鲁国的竖牛是叔孙穆子的私生子,曾参与叔孙氏家中的大事;晋文公身边的竖头须,曾在晋文公流亡时将所保管的东西偷走;中卫国的浑良夫本来也是“竖”,却成为迎立卫庄公的主要人物;中的伍傲本来也是“竖”,不过后来成了伍封家中的重要家臣,能与孔子的弟子冉雍并列。
阍是司门的奴隶。吴人伐越,曾捉到一个叫焉的人,故称俘焉,吴王余祭命他为“阍”,守余皇大舟,公元前531年,俘焉趁余祭观舟时杀了余祭。
寺人类似于后世的宦官,又叫“奄人”,是被阉割过的男性,他们多在国君身边服侍国君及其夫人媵妾的起居(也有少量的在卿大夫家中)。齐桓公身边有个宠臣竖貂(竖刁),为了亲近内庭,自己阉割了入宫,因此更得齐桓公宠信,所以有的史书上又称他为“寺人貂”、“寺貂”。春秋时寺人常常在国事上有所表现,齐国的寺人貂与易牙在齐桓公死后搅乱政局;晋国的寺人勃鞮曾受晋献公之命追杀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后来又在晋文公为君后求见,在晋军攻曹时战死;史籍中还有“寺人费”、“寺人披”和“寺人柳”等记载。中的渠公、圉公阳、庖丁刀都是这样的寺人。
本书故事所发生的年间,奴隶对政事的影响并不太大,只是身份地位随政事的变化略有些升迁,如鲍兴渐渐由“圉”变成“竖”,后来又成了“士”,成为伍封身边日渐重要的家臣;鲍宁由“圉”一跃而升为家臣,主守一关。
②庶民
其中庶民可称“民”和“黎民”,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农村的务农平民,叫作“庶人”,另一类是工商,与贵族一起住在城中。
春秋时期,庶民在政事上基本上无多大的作用。不过在本书故事发生的年间,庶民的身份正在不断上升,最主要的表现有两点:
一是工商之中出现了大商人,开始对政事有所影响,譬如中庆夫人和孔子的弟子的端木赐(子贡)。
二是庶民逐渐进入了战争,甚至可以因军功而担任官职。
春秋时期的战争一开始是贵族专有的特权,将领和士卒是由贵族担任,庶民是无法参加的。至于庶民何时开始有从军的权力,无确切的史类记载。我想,公元前645年晋国“作州兵”时,庶民既然承担军赋,便可能开始参于战事。至少在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增置“三行”(步卒)时,这些步卒应该已有庶民在内。公元前493年,赵鞅(赵简子)攻范氏和齐郑之兵时,誓“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可见庶民已经从军为卒了。“遂”即“仕进”,即是担任官职的意思。从赵鞅之誓中,可见庶民可以因军功而担任官职(公职)了。
到了本书故事的年间,庶民担任公职、或者跟随贵族任家臣已经并不罕见,这些人实则已进入了“士”的行业。
③士
士阶层是中国历代社会中最有特色的一个阶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变数和动因,整个战国时期的主要政事变化,绝大多数是士造成的。
士应该是随着乡遂和国野的分化而产生的,早期的士大抵是有官职的人,且多是武职。战国时文人在政治上的作用渐著,所以到了后来,士成了文人的代称。
春秋时期的士应该有三类,一是卿大夫家中非嫡系的庶孳子孙,二是卿大夫身边的家臣和武士,三是城郊的国人中的少部分。他们没有采邑,没有卿大夫那样的“家”、“室”,属于自由人,因而对官职的依赖很大
从政事上论,春秋时代是“卿大夫社会”,“士”为低级贵族;战国时代是“士的社会”,“士”为四民之首,因此有了“布衣卿相”的说法。
在春秋战国之交,即本书故事发生的年间,士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依附贵族的家臣和武士在政治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部分士由“国人”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或庶人,成为小农经济中的代表。另一个变化是,士由武职逐渐向文职转变,孔子及其弟子是最显著的例子,而且从春秋后期开始,已经有了无职的游士。
士不仅可以担任公职,也可担任卿大夫家中的家臣和武士,庶民若无战功则不能任职。春秋后期容易上升是贵族家中的家臣和武士,在春秋战国之交,文士的地位开始激剧上升。中的赵悦、蒙猎是有职的士,平启、招来是无职的士。
春秋时期的大多时候,士阶层中间表现最合跃的是武士,譬如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专诸一类,春秋后期时,家臣的作用便越来越突出,譬如鲁国的南蒯、阳虎等人,而且士中间的文士逐渐重要。
此时,士变成贵族还是很难的,各阶层的等级之分仍然十分森严,真正由士能变成贵族(不同于世袭的卿大夫),是魏文侯开创“布衣卿相”之后的事,那已是战国时期了。
本书故事中对士的描写,试图体现出春秋战国之交这种士的变化。虽然中以武事为主,但在伍封家中担任地位较高、作用较大的士都是文士,如冉雍、吴舟等人,公冶长、墨爱等人虽然也习武,但在中还是文官的职事为主。
伍傲由武士变为文士,最能表现春秋战国之交士由武职向文职的转变。
平启和招来都是无职的士,赵悦、蒙猎和招来弃公职而事伍封家中为家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因为此时担任公职的士是很难升迁的。吴舟只算是小吏,却也因此能于冉雍、玄菟灵和伍傲等列为重要家臣,由庶民而变成身份重要的士,这是很难得的。
中的伍封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除了因为他本身的武勇、智慧和权变之外,他重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也是十分重要的,譬如圉公阳、庖丁刀这样的人,甚至被当时社会视为微不足道的女人,伍封也能以各种方式重用其专长,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卿大夫
以卿大夫为主的贵族大多是世袭(士也有世袭的),是春秋时期政事的主要作用者,他们不仅有采邑,还有家臣和家兵,与采邑内的人们有一种私人的统治关系。卿大夫的世家大族的历史与所在国的政治发展不仅联系紧密,而且贯穿于首尾。
春秋时期卿大夫也有不少变化,影响政事的最早是王侯公室的子弟为主,后来渐渐以非公室的世袭家族为主。春秋后期,各国的政权很多已经流入了卿大夫的手中,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陈)氏、鲁国的三桓是其中突出的例子。到战国时,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便是卿大夫专权的结果。
一方面是卿大夫威逼公室,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卿大夫被消灭,子孙沦落为士甚至庶民,这是列国中各家争权夺利的结果。
伍氏从伍参开始,是在楚国传了三世的贵族,但伍氏灭亡,伍子胥却带着公子胜逃到了吴国,“耕于鄙”,后来当了相国,恢复了贵族身份,死前将儿子带到了齐国,托附给鲍氏,才使儿子不至如被杀害,也不必“耕为鄙”,仍能保留其贵族的身份,这个儿子便是的主人公伍封;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流亡齐国,子孙“耕于齐”,变成了庶人;晋国早先的许多贵族之中,大多败亡,栾氏、狐氏等等子孙变成庶民,甚至有的给人当“皂”(卫士)。
中的白公胜变成了“士”(据史载多说他兵败自尽)、国氏、高氏败亡灭族、晏氏无嗣、鲍氏沦落、吴灭后吴国贵族全部失去了贵族身份、齐国田氏自割邑地使采邑超出齐平公自领之地等等,都表现卿大夫的这种变化,伍封远游海上,也象征着春秋时期的世族制度开始灭亡。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由于春秋时期地广人稀,所以卿大夫的采邑是很大的,否则以后就不会有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之类的事出现。春秋封邑习惯上以地为主,战国封地习惯以城邑为主,有时也以田地为主。前面提及的赵鞅之誓中,立了军功,上大夫可得一县之地,下大夫可得一郡之地,士可得田十万(千顷),可见如此。
战国时因为士的突出作用,“布衣卿相”多了,而且官员增多,采邑常常以户数封赐,所以孟尝君只有薛地万家之邑,后来增加也只有千家,他养士数千,花费太大,被迫放高利贷。这自然比不上春秋时期的采邑地方之大,但未必不如春秋时有着庞大邑地的贵族富裕,因为战国时期的经济比春秋时要发展了许多。
不过春秋时期人少,伍封开始的莱夷五百多里采邑可能不会有中所说的十多万户,按当时的生产水平,数百里地是很难养活数十万左右人口的,虽然他有渔盐之利,与其它地方不同,不过这是描写,不必深究。
还有一个数据是必须要注意的,便是那时候说的“百里”或“方百里”,绝不是现在的“一百平方里”,姑且不论里制长短的出入,那时候的“百里”是指四边百里,类似一万平方里的算法,“十里”类似一百平方里。因此,“千里”有一百个“百里”。中说齐国当时大约有一千二三十百里地,是指一百二三十个“百里”,因此伍封的采邑在齐国疆域中只占了二十分之一多一点。现代人若不明白这个数据,恐怕会误以为伍封的采邑占了小半个齐国。
2、礼乐制度
春秋时人以周室为宗,尊礼重信,丧事赴告,宴会赋诗,在战国时却不讲究了,就连孟子也不说周室。
整个礼乐制度的变化当然不是一两年间出现的,在本书故事发生的年间,便已见到了这种变化。
虽然此时的社会阶层变化很小,但周代的贵族礼制已逐渐淡化,这种变化在本书主人公伍封身边表现得十分明显,虽然他大礼不毁,小礼却不甚讲究,我想,战国时的周礼渐亡应该是从春秋后期开始的。
3、农田制度
春秋时期的大半时间,各国的农田制度仍是“国”“野”对立制度和“井田制”,这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村社制度而来。不论国人或野人,均是按一夫挟五口,百亩授一夫的授田方式。百亩指的是私田,用来养活农户,此外还有公田,又称“籍田”,田中所产尽数交给贵族,因有良田和恶田之分,要三年一换,这便是“井田制”。由于春秋后期列国的人口加起来仅一千多万,地广人少,这种授田方式便造成了大量的荒地。
由于农户对公田缺乏积极性,再加上他们在百亩私田之外自行垦田,以致井田之外的私田不断增多,这种私田与井田制所说的私田不同,因此,井田制便逐渐瓦解了。公元前645年,晋国率先承认井田之外私垦田地的合法性,这就是田地私有化之始。其后井田制中私田也开始私有化,先由“国人”开始,后又推广到“野人”。
此时,各国的“国人”大都已成了拥有私有耕地的小农。不过这时候,广大农村的“野人”大部分还未变成小农。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开始按田亩多少收租赋,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到本书故事的年间,按田地收取租赋已经很普遍了,所以伍封在莱夷之时,作了一些类似的举动。
这种农田制度的变化在中国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
再说一说农耕,中国农耕技术的蓬勃发展主要在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期的农耕工具一般已是铁制,牛耕也比较普遍,而且不少地方已经是一年两熟制。
春秋时期已有少量铁制农具,仅有少数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
4、战争
春秋时期列国争战,一般是争霸主之位,不以兼并土地为主要目的,战国时期是战争便纯粹是争夺土地甚至兼并它国。
春秋时各国军队的人数较少,齐桓公时也仅有八百乘兵力,共三万人。到春秋后期由于县制的推行,兵力突增,晋楚均用过四千乘以上的兵力。
本书故事的年间,战争所用的兵力比起后来要少很多,譬如越国灭吴,所用的兵力恐怕并不超过十万人,至于卿大夫的家兵,数千人算是用得较多的了,白公胜的叛乱其实只用了千余人。正因为兵数较少,所以这时战争的成败与将领的武勇大有关系,从中才可看到真正的个人英雄主义。
这时战争的变化有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兵法的日趋重要。春秋时的车战,常常是在旷野之上,以车阵对车阵,互相冲杀,一两日便定出胜负。后来的战争动则数月数年,与双方投入的兵员、骑兵的使用和兵法的运用大有关系。曹刿论战时的兵车冲杀靠的是士气,后来从孙武开始,诡计便常常成了胜负的关键。本书中伍封之所以能每战必胜,不仅因为其将领武勇绝伦、士卒斗志旺盛,更重要的是善用兵法诡计,如他所说的用兵二字要诀:“骗人”。
5、铁制品与武器
春秋晚期,除了青铜业之外,此时冶铁业也有了不少进步,至少在这时,“块练铁”、“铸铁铸造”技术上已比较成熟。所以孔子的弟子冉雍在中也大力倡导铁制农具。
本书中也提到过铸铁柔化技术,但这种技术应该是战国时才有,本书将这种技术提早写了出来。
此刻,制钢技术也已经发明,此时的制钢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渗碳制钢技术,书中所说的堂溪氏夫概铸的剑便是这种类型的钢剑;还有一种是固体渗碳制钢技术,即是用“铁精”(质地较精的熟铁块)、“金英”(含碳较多的渗炭剂),“断发剪爪”说起来玄乎,其实含有磷质的头发指甲是一种催化剂,以至碳分渗入铁中,“金铁乃濡”,本书中楚月儿的“映月”宝剑便是这种钢剑。伍封的“天照”宝剑也应是这种钢剑,不过他的剑中含有大量陨铁,与众不同。
以陨铁制器并非虚构,出土文物中便有这种陨铁制品,其效用如何难以论断,因为不同的陨铁质地是不同的。不过,中伍封的“天照”重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金属武器,比当时极少见的钢剑还要厉害。
春秋时代的武器一般是青铜制品,战国时期逐渐采用铁制,这是指普遍的军备。其实在春秋晚期,铁制和钢制武器均已有了,当然只是少数人使用。
春秋时的甲胄主要是皮革的,战国时有了铁甲,但春秋晚期铁制武器渐多,应该也有铁甲或铜甲出现,只是在出土文物中还未见到罢了,所以本书中也有了少量铜甲和铁甲。
弩应该是春秋后期发明的。《吴越春秋》中记载陈音对越王勾践说弩是由楚国琴氏发明,传楚国的三侯,再传到楚灵王。不过我想弩的产生没有这么早,《孙子兵法》中谈到的兵器,常有“弩”。《墨子-非攻中篇》之中提到了军中的武器,其中并没有弩,由于这是战国初期的作品,可见在战国初期时,弩在中原各国中未见使用,只在楚国、吴国、越国才用。
6、男女风俗
虽然在春秋之时女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但在有些方面与宋以后不同,女权沦落到最低处是宋朝理学家出现以后的事。
春秋时期的女子是允许改嫁的,王侯卿大夫和平民都是如此。
蔡穆公将其妹蔡姬嫁给齐桓公,蔡姬被齐桓公不喜,送回蔡国,蔡穆公便将蔡姬嫁改给楚成王,引得齐桓公率八国大军伐蔡攻楚,几乎大战;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先嫁夏御叔,生子夏征舒,夏御叔死后改嫁给襄老,后来又改嫁给巫臣,不仅引起了陈国之乱,还导致了楚庄王伐陈和巫臣教吴人车战、吴国始强等若干历史变故;贾君原是晋惠公的嫂子,晋惠公继位后公然娶了她;秦穆公有个女儿叫怀赢,先嫁了晋惠公之子太子圉,太子圉本在秦国为质,后来逃回晋国,秦穆公便将怀赢嫁给了太子圉的亲叔叔重耳(晋文公)。
这些例子并非少有,史书中多能见到,国君都是如此,自然不用说卿大夫和平民之家了。后时的学者见“再适”二字而皱眉,那是宋代理学家种下的恶果。
春秋战国之时,男女之间也有自由恋爱的,甚至有私定终身的,从《诗经》三百篇中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诗篇,譬如《关雎》、《静女》、《木瓜》等诗。《关雎》是周南一带的作品,《月出》是陈国的作品,当然不是伍封写的,中是游戏笔法,当不得真。
自由恋爱的例子有不少,春秋时鲁庄公曾与大夫党氏之女割臂为誓,继而娶之,生下前文说过的公子般。公子般与大夫梁氏的女儿梁女亦私下往来,约立为夫人,是典型的自由恋爱。战国时更有燕军入齐,齐世子法章逃到太史府上为佣工,与太史之女私定终身,后来继位,便是齐襄王,立太史之女为君王后。
所谓“男女授受不亲”是以后的说法,虽然当时也有男女之防,如坐不同席,乘不同车,其实当时男女常常同路同车而行。卫灵公曾与南子同车过市,并命孔子陪乘。齐桓公常带姬妾外出,管仲也因此带着爱妾随行。虽然中伍封与妻妾常常同路同车而行,是我对一些俗礼的有意忽略,但未必是不可能的。
春秋时的男女丑闻是极多的,其中影响政事的才会见诸史书,以史书所载之多,可以推测当时绝对没有后来森严之极的男女大防。譬如田恒故意“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不禁”,他死时,“有七十余男”,生女还不知有多少。若非当时的社会没有后时的贞节概念,田恒绝对不会用这种方法来壮大田氏一族(按:春秋时的“宫”指大屋,非王侯专用之词)。
所以,中伍封与妙公主私定终身、与众女的自由恋爱绝非没有历史依据。
春秋战国之时,女人是可以拿来赠送赏赐的,运气好的被赏赐给下属为妻妾,运气不好的便是奴婢侍姬,卿大夫之间互相索要、赠送女人的事常见得很。最骇人的是齐相国庆封与大夫卢氏两家,妻妾互不为禁,两家常行换妻之举。
有时候为了抢女人,常常酿出影响政局的祸事。前文所说的夏姬便是如此,还有楚文王闻息侯夫人息妫之美,索性灭了息国,将息妫抢了去立为夫人,号称桃花夫人,生下二子先后为楚王,幼子为楚成王。楚平王因抢了儿子的新妇,以致逐杀太子建和伍氏一家,伍子胥奔吴,十余年后攻入楚国,鞭尸报仇。国君如此,卿大夫亦然,宋国太宰华督见司马孔父嘉的妻子魏氏甚美,设计杀了孔父嘉,连宋殇公也死于乱中,魏氏自尽,孔父嘉之子木金父被家臣抱着逃到了鲁国,其六世孙便是孔子。
一夫多妻是定制,但那时候并没有“三妻四妾”的说法,妻妾的地位分得很清楚,嫡妻只有一个,其次是媵,然后是妾,妾媵不限人数,至于姬婢便不在妻妾之列了。
现代人的历史中常常时有意忽略此事,写成一夫一妻,这是不合历史习惯的,尤其在春秋战国女权低下的时候,如果伍封只娶了一妻,从地上掘一个那时人出来,他若能说话,必定会讥笑作者之无知了。
贤如孔子,也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像伍封这样爱护、善待甚至重用女子的人,当时可能是没有的,即使有也应是微乎其微,我想,这只能在中才能见到吧。
伍封对女子并不大守礼,因为他没有受过后世有关“男女大防”的教育,何况以当时的环境,作为贵族来说太容易得到女人,他在婚前只是时时与女人搂搂抱抱,这在当时应该是罕见的了。其实也可以将他写得如理学家心目中的君子,但那样太不合乎当时和环境,也不合乎伍封的性格。
7、夷人
春秋战国之际的夷人除了齐东莱夷之外,还有淮北沿海的夷人,统称九夷,中为了方便,只写了齐东的夷人。至于九族的名称是来自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中对各族的写法各有参照,譬如倭人便象是日本人,乐浪人、高丽人较似朝鲜人,满饰人更似后来在东北一带生活的鲜虞人和后来的女真人等。
8、骑马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很有名的历史事件,这是战国时期的事。春秋晚期,中原各国有没有人骑马呢?一般的看法是没有。不过我觉得春秋时除了代国、中山等地外,其它国家可能有少数地方也骑马,因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这么一句:“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这可能就是说骑马。不过,中伍封提倡部属骑马应该是超前了些,不必深究。
二、几点说明
1、中的人物
(1)、伍封
《史记-伍子胥列传》中的确有伍子胥将其子托付给齐国鲍氏的记载,其后不见于史书,而伍封之名又是从《吴越春秋》中而来。在《东周列国志》中也提到过伍封其人。不过,《逍遥游》中伍封的事迹却是虚构的。
根据一些记载和民间传说,伍子胥身高一丈,力大无穷,武勇和智谋都是出类拔萃的。伍封作为他的儿子,身高一丈、天生神力是可能的,不过,那时候的一丈相当于现在的2.25米左右,伍封身高超过两米,的确是很高的了。
(2)、其他人物
妙公主、楚月儿、庆夫人、平启、子剑等人都是虚构的;支离益、任公子、董梧、颜不疑、市南宜僚、南郭子綦、东郭子华、朱平漫、阿九、渠公等人一般取自于《庄子》、《列子》中的故事,譬如朱平漫散尽家财向支离益学屠龙之术,学成而无所用;任公子在东海钓上大鱼;颜不疑向董梧求学等等,这些人物历史上未必真有,市南宜僚的故事在《东周列国志》中也有描写;老子、孔子、孔子的弟子既是历史人物,也可算是传说中的人物;越女、柳下惠、柳下跖是传说中的人物;书中的人物大多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如周襄王、楚惠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齐简公、齐平公、卫出公、晋定公、田恒、田盘、田逆、蒯聩、浑良夫、桓魋、范蠡、西施、文种、伯嚭、智瑶、豫让、赵鞅、赵无恤、刘卷等等。
2、关于老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已弄不清楚老子究竟是是何年代的人,在他矛盾的说法中,老子有三个年代:
第一,老子名李耳,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那么老子便是与孔子差不多时代的人,孔子的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那么孔子向老子问礼应当在这些年中,那么老子应是春秋晚期的人。
第二,老子是前374年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那么老子的生存年代又是战国中叶后了。
第三,老子的儿子名宗,曾做魏将,封于段干。有人疑之为《战国策-魏策》中的段干崇,段干崇是战国晚年之人,那么老子也是战国晚期的人了。
由于《道德经》对战国中期的黄老学派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说《道德经》应该是战国早期的作品,那么太史儋和那位段干先生的父亲都不可能是老子,我以为老子还应该是孔子问礼的那个人,但孔子在春秋晚期死了,其后便开始渐渐入了战国时代。我想,老子未必年老,说不定年记还小过孔子,因此是跨春秋战国之交的人也有可能。另一种想法,也可能老子是个极长寿的人,若他能活一百多岁,孔子向他问礼与战国初期写《道德经》便有可能了。
如果《道德经》是战国初期的作品,那么有关“道”的说法在《道德经》之前就有了。
公元前594年,也就是鲁国“初税亩”的那一年,《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国大夫伯宗曾对晋景公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天之道也。”《道德经》中有“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之句,这两个观点是一样的。
公元前44年,《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夫差赐剑命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时说:“吴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毁,天之道也。”《道德经》上说:“得此道者,不欲盈”,仿佛与伍子胥互为问答。
《国语-越语下》记载,范蠡曾说:“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无过天极,究数而止”,“必顺天道,周旋无究”,“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得时不成,天有环形,天节不远,五年必反”。这些物极必反,强弱互变的道理,纯粹是《道德经》中一类的道家者言了。
有关“天之道”必定是老子的时代或其之前时代有识之士的认识,或者是《道德经》书成之前就有的了。
3、朝鲜
朝鲜的国主据说是周武王封的,名叫箕子,朝鲜至今还在流传的歌谣中,也说他们的祖先是箕子。这位箕子是商王之后,周武王夺得天下之后,不肯臣事于周,武王招见他,他便写了一篇《洪范九畴》的文章交上去,然后去了辽东,也就是现在的朝鲜。由于朝鲜在历史上分为百济、新罗、朝鲜等国,分分合合,箕子是哪一国的祖先已经不可考究了。由于朝鲜与中国相交,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乐浪人、高丽人散居朝鲜是大有可能的事。
4、日本
关于日本人的起源问题,日本人在明治之后就进行了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两种说法与中国有关:一种说法是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于中国南方,这是从各种文化联系上得出的结论;还一种说法是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于中国的东北、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这是从古坟、陪葬品的马具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根据近年一项新的基因研究成果,科学家们通过对日本人DNA排序研究发现,日本的本州岛上的日本人,有四分之一基因排序与中国人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这四分之一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国人。
日本传说,伊奘诺尊(伊奘那岐命)和伊奘冉尊(伊奘那美命)男女二神创造了日本列岛,生下天照大神(日之女神),天照大神继承大地,派其孙子迩迩艺神统治日本,迩迩艺神下凡后,最终将王座传给了神武。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登基,但这个年代太早,基本上已经被日本史学家推翻。神武是日本第一位凡间天皇,血统一直延存到现在,现任明仁天皇是神武天皇的直系子孙,从神武到明仁已经传了一百二十五代。
根据中日两国的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居民曾有五次大规模迁往日本。第一次是中国秦灭六国之时,日本弥生文化的初期,即公元前300年之后的数十年间。那时候,中国人不仅带去了汉字,还带去了水稻等农耕技术和铁器制造技术。徐福东渡见于史书,不过并没有说他到了日本,但日本特别敬仰徐福、崇拜徐福,在日本有很多关于徐福的传说,也保留了许多关于他的遗迹。《日本大百科全书》载,据说徐福在日本今和歌山一带登陆,并住在附近熊野山一带。日本史料记载:“传说在熊野安身的徐福,向人传授耕作和捕鲸方法,为人们所亲近和尊重。”
日本不少学者研究,认为“徐福即是神武天皇”,甚至有人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徐福东渡是公元前219年的事。
这并不是说,在此之前并无中国人到日本,因为公元前五世纪,中国有一种陶器传到日本,称为“须惠器”。中伍封在公元前474年到达日本,后来又迁往日本,这是合符历史的。
在《日本皇室之谜》一书中,作者甚至根据日本传说,直言日本的天照大神指的是来自中国的一个部落天照族,由于天照大神被认为是日本天皇的祖先,所以日本的皇室其室是中国人的后代。
公元前五世记便有中国人到达日本,所以,我相信在徐福之前,肯定有中国势力到达日本,中伍封远游海上,到达日本建立自己的王国,便是写出了这一种符合历史的可能性。
5、语言和习俗
由于中的故事发生时间离我们太远,其时的社会风俗有很多是我们难以了解的。一说起古代,一般人对古代风俗常有一种片面的看法,大脑中便出现一幅古时候的图像,认为古时候都是一样的,除了人的穿着有些改变外,朝庭、官府、集市、民居都差不多,君王、官员、百姓也是千百年来说同样的话。其实这些认识都是受了不尊重历史的、戏曲和影视剧的影响。譬如在《三国演义》之中,常常见到“一声炮响,伏兵尽出”一类的描写,其实火药是唐代才发明的,三国时绝对不可能有炮。《封神演义》中的错误更多了,譬如当时的作战方式主要是步兵格斗,连战车都少,更不可能有骑马作战的情形。君主自称“朕”是秦始皇开始的,商纣王绝不可能自称“朕”,而且当时的官职不分文武,并无任何以“将军”为名的官职。当然,《封神演义》是神话,不必深究,但古往今来的许多都有此类问题,尤其是戏曲中更多。在近来比较流行的文艺作品中,也有不少这样的问题(尤以港台作品为甚)。
其实,各个朝代的社会风俗、人的起居习惯、说话方式都不尽相同。下面以人们的生活习惯为例,随便说一点点。
清、元是少数民族统治,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宋明时自然有些不同,宋、明与唐、五代时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宋代时开始出现的理学所至,尤其是宋代之后的男女大防,比唐、五代时要严厉得多。
唐代的皇帝身上有少数民族血统,唐代女人的服饰也十分性感,这是后世所没有的。唐代的公主常常在丈夫死后改嫁,宋代之后便基本上没有了。
唐与晋、汉又有不同,譬如两汉、三国、晋时的人都是席地而坐,除非在军营之中,平时是不坐椅子,唐时的人才开始坐椅子。
晋与战国、秦代、汉时也有不同,不过其中的区别主要体操现在权贵身上,譬如门阀之见和服用“五石散”而导致整个风俗的变化。
6、中对历史人物的称法
史书上对周王、诸侯是用谥号称谓,譬如周敬王,“敬”是死后的谥号,也就是说,他活着的时候,是不会有人称之为周敬王的。其余齐平公、卫出公、郑声公也是如此。不仅是天子诸侯,卿大夫也一样,例如赵鞅在史书中为赵简子。
按道理,该人活着的时候,就不应该用其死后的谥号来称谓。但写不能拘泥,我觉得天子诸侯用谥号称谓,便于读者理解。因为书中历史人物太多,又长,如果不称齐平公而称姜骜,那么读者可能会一时想不起来该人是谁、是何身份。称齐平公就方便了,身份地位一目了然,写起来方便,读起来也容易。
还有些人物,譬如柳下惠、柳下跖二人,关于他们有多种说法,甚至连出生年代也不尽相同,他们也不一定是兄弟。中主要是采用的是民间传说,属于虚拟人物。
由于本书故事发生的年代,离我们太过久远,如果没有适当的铺呈,对历史不是很熟悉的读者,可能会难以融入故事情节。因此本书的第一章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详细铺陈,而临淄之变是春秋末年政事演变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以此事件为开局,相信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第二章才开始进入人物刻画,第三章主人公才正式现身。
对来说,这种写法对读者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在当代创作中,这种写法是家一般不愿意采用的。我曾稍稍改动,让主人公在第二章中便现身,不过仅仅是露了一下面而已。就创作言,这种改动其实是我很不愿意的。今后在本书正式出版时,主人公仍将在第三章才会出现。
本书写的是春秋战国之交的事,我在写作中尽量避免一些大的错误,在描写行政、军事、外交上尽量合乎史实,在描写人物时对其起居饮食、服装玉饰、兵器甲胄等细节上也比较留意。
最难的是当时人的语言习惯,在我们说的话中,有很多习惯用法在当时是没有的,或者是另外一个意思。譬如说,春秋人所说的“小人”和“君子”,与后时的用法便大大不同。后世所说的“君子”一般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行为卑鄙的人,是从品德上来描述一个人。春秋时“小人”和“君子”却是描述人身份的词语,“君子”指的是地位高的权贵,“小人”指的是地位低的人。这样的语言用法还有很多,譬如后世常常用到的“有缘”、“无缘”、“随缘”、“机缘”等语,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后才逐渐被人使用,先秦人是不会这么说的。那时已经有了醋,只不过不叫作醋,所以,那时候的人是不会说“吃醋”这样的话。另外,春秋时不饮茶,酒是常备的饮料,所以绝对不可能有“喝茶”、“品茗”之类的说法。此外还有“东西”,这应该是唐朝才有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是肯定不会有的。
如此种种,所以中稍有注意,但尽依历史便难写了,所以有的地方还是有所忽略。
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