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5章 哀伤的赵祯

作者:青史尽成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世上有太多荒谬的事情,听到沈端提起要恢复太祖一脉的皇位,赵祯和赵曙父子都像是听到了梦话似的,开什么玩笑?
    从赵二到赵恒,再到赵祯,三代人,干了八十年的皇帝,早就天下归心,纵使当年的斧声烛影,传言纷纷,也早就被人们淡忘了,或者仅仅是当成了一段传奇野史而已。
    当初赵祯无子,也仅仅是从太宗的儿孙当中找,虽然有人提到太祖的后人,但也仅仅是打酱油而已,没人真正想过要恢复太祖一脉的皇位。
    沈端说出这话,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相比皇帝父子,王宁安倒是想的稍微多了一点,因为他记得在历史上,宋高宗赵构南渡之后,膝下无子,后来他对着群臣说,是赵大给他托梦,告诉了当年斧声烛影的真相,并且说只有恢复了太祖一系的皇位,国家才能有所起色。
    后来赵构果真将皇位传给了太祖一系……
    对于种种神奇的传言,王宁安多数是不信的。
    赵二的后人把大宋江山给败坏了,赵构逃到了杭州,任用奸臣,杀害忠良,屈膝金国,没能恢复中原,迎回二圣,在民间的威望已经降到了极限。
    他又没有亲生儿子,再有赵二一系又被金人掳走许多,也找不出亲近子侄继承皇位。所幸就把太祖的子孙推上皇位,顺便挽回民心,振奋士气……怎么说呢,就好像一家经营不善的店铺,重新装修一番,换了两个漂亮的店员,想要挽回业绩,道理上差不多。
    当然,既然原本的历史上发生过,那么想要恢复太祖一系的皇位,就不是痴人说梦,至少是有可能的!
    但是要做这种事情,必须有舆论基础,百姓支持……简单说,就是要皇帝天怒人怨,烂摊子一堆,百姓忍无可忍,才有成功的机会……咱们的赵大爷,混到了桀纣的地步吗?
    显然没有,相反,在赵祯的治下,大刀阔斧改革,大宋的财政连年增加,对外作战总体顺利,对内改革官制,削减宗室,清查田亩,公平税收……这一连串作为,都使大宋蒸蒸日上,不同以往,想要推翻赵祯的地位,绝无可能!
    王宁安快速思索着,他突然摇了摇头。
    “不对啊!”
    上面的判断,那是自己的看法,可是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赵祯近些年,变法推得太急,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一个整顿吏治,就让上万官吏丢了饭碗。
    改革宗室,太祖一系的子孙都要失去优待,变成普通人。
    还有清丈田亩,方田均税,更是得罪了天下的士绅……
    任何变法,都有人得利,有人受害。
    以目前来看,获利的集团很庞大,但是受害的集团更是厉害!
    而且这帮人底蕴雄厚,爪牙锐利,往上推,甚至能追溯到秦汉之前……士农工商,庞大的文官集团,儒家士人,他们甘心交出权力,退出历史舞台吗?
    显然不可能!
    可是他们在朝中失去了代言人,也失去了对皇帝的控制,甚至无法掌控舆论。
    再这样下去,他们的统治地位就会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作为一个庞大的集团,如果没有一点反制措施,那才是笑话呢!
    王宁安一下子想到了曹皇后中毒的事件,上一次中毒的设计,就是喜欢让皇帝和皇后对拼掉,然后再做掉小太子,顺利扶持二皇子登基。
    操持这件事情的是王素,他背后站着的就是东南的文官势力。
    显然,上一次失败之后,他们并不甘心。
    而且这股势力又扩大了,甚至连内廷宦官都卷了进去。
    从赵祯身边无法下手,那就索性玩更大的!
    辅佐太祖一系!
    让赵大的子孙继位,看似荒唐,但是却不失为一个妙计。
    赵大的子孙没有负担,他们继位,可以随便推翻从赵二到赵祯,所有国策!毕竟,他们的权力来源是赵大,而不是赵二,这样一来,赵祯的变法也能顺理成章推翻,守旧派官员又能把持朝堂,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只是要恢复太祖一系,要推翻变法,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王宁安!
    他是变法派的两巨头之一,手握兵权和财权,同时又是太子的老师,再加上王宁安年纪轻轻,潜力无穷。
    如果赵祯驾崩了,太子登基,或许在几十年之内,旧派官员都没法翻身。
    而且六艺学堂快速膨胀,等到老一波的官员凋零,新的士子都追随六艺的理念,那么一来,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辅佐太祖一脉,挑动君臣关系,让王宁安和赵祯拼一个你死我活,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王宁安的脑筋转得极快。
    他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把种种情况推演之后,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越发自信从容,只要看透了对手的盘算,下一步应付起来,就从容不迫了。
    而且王宁安也想到了,这么大的谋略,显然不是一个陈琳能操纵的。
    之前许多人都在疑惑,大宋想要调兵,需要经过皇帝,政事堂,枢密院,兵部,而且还要瞒过王宁安,还要让地方官吏,边军将领,甘心服从调遣……这未免也太难了,简直更登天一样!
    可事到如今,把他们的谋算看清楚,也就能将背后的神仙猜个七七八八,凭着这帮人的实力,别说调兵了,就算暗中刺杀了赵祯,王宁安都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果然是变法越深入,反对的力量就越强!
    而这些反对的人,没有什么不敢干的!
    想到这里,王宁安再看陈琳和沈端,又有了不同的想法,其实他们也是棋子而已,只是相对大一些。
    王宁安咳嗽了一声,“沈端,你说陈琳要恢复太祖一系的皇位,可有什么证据?”
    “有!”沈端道:“王相公,你可以派人去陈琳的住处搜查,他保留着太祖灵位,每三天都要上香供奉,他,他还有一个册子!”
    “什么册子?”王宁安追问道。
    “是谋逆之人的册子!”沈端咬牙切齿道:“上面有许多人,他们都是太祖旧臣,勋贵将门,几十年来,一直想要谋反。”
    王宁安冲着陈琳一笑,“你有什么辩解?”
    陈琳哼了一声,只挤出四个字,“一派胡言!”
    赵祯愤怒扭头,对着曹佾道:“景休,快速查!”
    “遵旨。”
    曹佾领命,带着人直接去了陈琳的住处。
    在那里,曹佾仔细搜查,不放过任何疑点,哪怕连瓷瓶都要砸碎,看看里面藏没藏东西……只是陈琳的住处很简朴,只有两个柜子,什么没有发现,他们又凿开了墙壁,掘开了地砖。
    折腾了几个时辰,曹佾熬得眼圈通红。
    此时距离审案,已经过去了一整天。
    赵祯特别下旨,给王宁安,曹佾,还有其他办案人员,准备了休息的住处,在这种时候,谁又能睡得着。
    王宁安睁大了眼睛,盯着天棚,足足看了一夜。
    任何事情,都有个简单的逻辑,那就是看谁获益最大,通常这个人,就是最有动机的那个。
    辅佐太祖一下,扳倒自己,甚至干掉皇帝,破坏变法……把这一系列的目标连到一起,也就不难猜测了。
    “或许该去找文相公谈谈了!”
    王宁安暗暗想到。
    经过了一夜忙活,曹佾无功而返,在陈琳的住处,什么都没找到。
    曹佾见到王宁安,忍不住抱怨道:“二郎,你说陈琳会不会把名册吞到肚子里,干脆把老东西的肚子割开,好好找找!”
    王宁安忍不住翻白眼。
    “你当肚子是什么啊?保险柜啊?谭宪能干的出来,陈琳可做不出来!”王宁安想了想,“我猜得不错,应该是被陈琳毁了。”
    “毁了?”
    曹佾拉着王宁安的袖子,退到了一旁,神秘兮兮道:“二郎,你说那个册子真的有吗?”
    “难说,不过以陈琳的年纪计算,他从军那会儿,应该有不少太祖旧臣还在,陈琳是好好的边军,为什么要净身入宫?如果是真有图谋,或许也能说得通。”
    曹佾听到这里,脸色更难看了,他压低了声音。
    “二郎,沈端可是说了,上面有许多将门勋贵……你说会不会……”曹佾满脸忧虑,他的祖上曹彬可是开国功臣,而且赵二北伐的时候,曹彬替赵二背了黑锅……曹佾努力回想,在他小时候,家里的很多老人,提起旧事,还很鄙夷太宗皇帝,说他心思阴险,手段毒辣,领兵的本事更差,比起太祖皇帝,差之天地……再有,这些年,陈琳和将门的交情很不错,有些将门被文官欺负了,都走宫里的门路,让老总管帮着说话。
    陈琳也是善门大开,广结善缘。
    “二郎啊!”曹佾的声音都变了,“我,我怎么这么害怕啊!这万一要是查下去,查出什么来,那可是灭门大祸啊!”
    王宁安冷笑着摇头,“都80多年了,现在的将门,谁还对太祖有感情?要相信陛下,心里有数的!”
    正在这时候,赵曙跑出来,叫王宁安进去。
    赵祯的身体很差,却又睡不着,只能靠参汤维持精神,一见王宁安进来,就忍不住唉声叹气。
    “景平,你和朕说说心里话,朕之德薄,莫非天下人都已经抛弃朕了?”赵祯颤抖着手,指了指龙床旁的一摞手抄本,声音悲凉,充满了无奈,“朕让人查过了,果然有不少要恢复太祖一系的文章,究竟想要做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