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巡视完书院之后,转眼间就是七天过去……
在这七天的时间里,关于格物书院招生的事情成了蝗灾之后最为热门的话题。
甭管是在茶楼酒肆里,还是菜市青楼之中,关于启蒙学院、农业学院那优厚到让人无语的待遇,厨艺培训班、驾驶培训班、中医培训班包教包会,不会可以循环再学,而且学成之后包分配、待遇好等方面的消息,很快就以极快的速度以长安城为中心朝着四周蔓延开来。
在李安然的安排之下,这种蔓延并非象以前那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一样,纯粹靠人们的口口相传来流传。而是在巡视完的第二天,一本只有掌心大小的书册开始在长安城和周边的几个县城被大大小小的孩童们,以两文钱的价格四处兜售。
而这些小册子里所记载的内容就是关于格物书院中两大学院和三个培训班的招生信息,以及公告和校规等方面的内容。除了文字内容之外,小册子中还印上了几张关于书院内部的清晰图片,特意选取的美景足以让这本类似招生简章的东东有成为旅游宣传手册的嫌疑。
别看这些小册子要卖一文钱,可板正的纸质、清晰的字迹,还有那仿佛从现实中复制上去的那些图片,别说一文钱了,就是卖十文钱、百文钱都有人愿意弄上一本放在家里当收藏用。所以,这些小册子推出到市场上后,顿时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奇怪状态。
要说以李安然在大唐时空的身家。说富可敌国那是一点也不夸张。十万本小册子而已,放在现代时空的印刷业里,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可为什么非要以售卖的形式而不是赠送的形式,主要还是担心这送出去的东西没人会珍惜,容易造成浪费。
而两文钱的价格,即不会让那些穷苦老百姓觉得承担不了。也不会让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众们不拿小册子当回事,做出撕下来擦屁股等等之类的事情。
其实李安然这么想也是好意,可事实上真心没有人会这么做、敢这么做。
大唐时期的印刷术可是还很落后,传说中的大杀器活字印刷术可是在北宋才被发明出来。这也就导致了市面上的书籍都和便宜挂不上边,更别说小册子上还有着那种据说是被仙人用**力直接从现实中摄取下来然后再封印上去的图画。谁敢乱来。
随着小册子的供不应求。在长安城和周边县城里所设的招生点很快就迎来了汹涌的人潮。没办法,谁让小册子上说了,如果你支付不起那高昂的学费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与书院签定十年的雇佣协议就可以免费入学。当然。前提是你得符合其它的要求。
对于这种类似于卖身十年的条件。那些为了能让子女有一个出人头地机会的老百姓根本没人会在意。毕竟这年头原本想找一份有着优厚报酬的工作本来就不容易。别说十年了,在弄清楚了包分配是什么意思,并且分配后的工作待遇之后。就是签一辈子也有人愿意。
更别说这一次的招生虽说是以格物书院的名义,但却依旧有着大唐官方做为担保。再加上李安然之前为了求灾四处奔波,也算是显摆了一下自身的“法力”,在得知格物书院乃是纯阳真人为了教化万民开设书院后,那些受过恩惠的老百姓们就更加踊跃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反应,导致了两大学院和三个培训班的第一批招生,压根连一天的时间都没要了就已经被报满了。考虑到书院培养的人才,虽说在忠心方面会存在问题。但只要不接触到自己的核心计划照样能用这一点,这一次招的人都是以平民百姓、寒门子弟为主。
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在登记之后,都会有专人去对方的家里走访。以确定不是被人冒名顶替,同时也对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了解。如果家里实在是穷的厉害,或者有什么困难,书院还会提供一笔助学基金,供学生家里来改善生活、解决困难之用。
而这一举措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觉得只是个噱头,可随着一家家、一户户得了这助学基金的帮助之后,别得方面且不说,光是在名望上,格物书院很快就超过了那些民办的书院。无形之中,到是招惹了一些的不满。
至于那些豪门世家的人,李安然虽然也没有拒绝,但也把丑话说在了前头。那就是既然要来,那就得遵守书院的规矩。什么端架子、讲来历之类的行为,全都给收起来。真要是出现了违反校规的事情,才不管你是哪个王爷的孩子,还是哪个大官的手下,统统严惩。
还别说,对于这样的规定,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想打破世家尾大不掉的局面,居然给予了足够的支持。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把戒尺,虽说没有明说,但那意思明摆着就是如果有人闹事,给我狠狠教训的节奏。
让李安然无语得,都这样了,却依旧阻挡不住那些豪门世家、官宦人家或通过正式渠道,或走各种门路,打算把各家的子弟或者要培养的人手给送到书院之中。甚至连皇家那边也没有落下,虽说皇子皇女没来,却依旧派了一批符合要求的人手过来。
考虑到书院眼下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在格物书院的第一届招生工作完成之后,李安然并没有扩大招生数量的意思。甭管是你哪个高官派来的,还是哪个豪门的人,统统都会以下一届请早的答复给拒之门外。
到是那些普通老百姓,李安然虽然在招生方面同样也没有松口的意思,但却另外给了一个机会。但凡能够成为逍遥山庄庄户,或者家中有人在山庄的产业中做工的,都会拥有一个优先进入书院的资格。当然,这种资格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招生。
等七天的时间在忙碌中过去之后,格物书院迎来了正式开馆的日子。
有了之前因为招生引发的热潮,早在天色还没亮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朝着书院这边聚集过来。
考虑到书院开馆和商业行开业是两回事,根本不需要太热闹的场面。所以,李安然提前按排了大量的人手,在商业街和书院之间设定了三重的防线,避免太多不相关的人进入对书院的开馆仪式造成麻烦,同时也避免有心思不良之人混入。
真正能够参与开馆仪式的,除了那些被邀请的人之外,每一个学员都可以带一名亲人进入。如果来得人比较多,比如父母或者兄弟一块儿来的,虽说依旧不能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开馆的仪式中,却会被安排到旁听的场地里。
为了能让书院开馆的效果最大化,李安然还特意花了点时间在现代时空学习了如何架设无线电电台,并且还找了国内的一个厂家订购了一批造型很仿古的收音机。除了对开馆仪式进行现场直播外,还成立了长安广播电台。
为此还特意从山庄里选了几位声音甜美、咬字清楚的大姑娘小媳妇,经过一番初步的培训做为播报员。由于大唐还没有普通话,所以,只能暂时以长安这边流传最广的语种做为播音专用语,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外地人,就只能找翻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开馆时间即将来到时,别说书院内部的操场上了,就连“防线”外预备好的旁听场地里也都已经挤满了人。而让那些同样是开书院为生的老秀才们无比眼热的是,来参加格物书院开馆典礼的除了大量的达官贵人之外,居然连当今圣上都驾临了。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得是,身为书院真正老板的李安然,却借着宗门有大事要处理为由,只是在典礼还没开始的时候露了露脸,然后就彻底地消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