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23章: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赔款’

作者:落雨流痕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中华民国的宗教改革之后,大力发展道教。
    尽管道教有了极大的发展,后来在中华民国几乎变成了全民信仰道教,但是道教本身比较平和,道教的道士只能算是修士,并非是‘神职人员’,修道人士本身不爱争功名利禄,因此没有出现神权干政的现象。
    因为全民信仰道教,《道德经》使国民具备了很强的哲学思维,同时《黄帝内经》也使国民jīng通养生之道,后来使中华民国的国民人均寿命把其他国家甩开了好几条街。
    当然,道教在本土因为有民族主义支撑,所以华人世界的发展基本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在乡外扩张的过程中,就必须有‘神职人员’。
    因此道教在向外部扩张的过程中,还是培养出了不少‘神棍’,这些神棍专门忽悠其他国家的民众。
    作为普通的无知民众,他们是不清楚宗教与神,还有神力方面的原理是什么,在他们的简单思维当中,既然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那么就必然是神的力量,从而认定道教的神是真实存在的,从而变成他们的信仰。
    道教的神确实是存在的,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最终是成仙了。老子、庄子,这些人最后也成仙了。
    在汉代时期,成仙的一大把,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外丹术指导著作《周易参同契》,实际上外丹术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只不过没有著书流传。
    当然,《周易参同契》的出现,也使汉代四百年下来,以雄厚的底蕴,在东汉末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超级武将。
    可能三国演义有些夸张,但实际上那些超级武将,单挑一两百个人还是没问题的。而到了民国,叶问只能打十几个人。
    当然,叶问在民国只能算是一个小角sè,李小龙创建截拳道,也实在是没有人教他内家拳术,所以只能融合其他的外国武术流派。叶问连内家拳都无法教李小龙,可见叶问的神话,只是香港人的造神运动。叶问相比民国时期的孙禄堂、张占魁、杜心武等顶级武师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周易参同契》的出现,使外丹术很快普及。
    两汉时期的那些门阀很快就将外丹术引入到子弟的培养当中,当然他们不是要让子弟成仙,而是用外丹术炼制天材地宝增强门阀武力。
    这也使两汉时期将灵药资源消耗得差不多了。
    魏晋时期,则有许真君等人成仙。
    唐代则出现了八仙,其中汉钟离实际上是汉代就出现的神仙,找徒弟找了几百年时间,最终吕洞宾通过了考验,获得了仙缘。
    吕纯阳(吕洞宾)的道统则传给了王重阳、火龙真人,王重阳创建北派,火龙真人传刘海蟾创建南派。
    这一时期,算是内丹术也开始衰弱的阶段。
    王重阳感觉内丹术也不太好修了,于是对功法进行了‘改进’,说是改进,实际上是修改成了上古修士不爱用的尸解法,这种尸解法成不了真仙,只能成就阳神(地仙)。
    南派则比北派强一些,王重阳那群人成就金丹都很勉强,南派则基本上成就了金丹。
    实际上中国古代成仙的人并不止这些,这些只是已记载的,未记载得还有不少。
    如东汉末年的左慈(三戏曹cāo),以及东晋时期的葛洪(抱朴子是其著作),这些人也不知道最后有没成仙,但最起码也是修成金丹的,多活180岁没问题。
    另外经典著作《黄帝yīn符经》也不知道是汉代谁人所做,只不过当时汉代流行假托炎黄之名著书。
    就像是康梁变法,假托孔孟之言一样。
    所以改革后的道教,里面的神很多都还活着。或者说,不能称之为活着,而是成仙。
    要想与天地同寿,永生不死,就必须先做到无生。
    因为有生必然有死,要想无死,必然要先做到无生,现实之中只有生与死两种选择,但人类的思想却是可以超脱生与死的。
    一旦超脱,就是仙。
    这些神仙一般是不会干涉世俗的,就算是你骂他们一顿,他们也不会找你麻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存在。
    修仙就如吕洞宾说所的那样: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分裂在分裂,衍化再衍化,从先天衍化之后天。
    修仙则是逆其道而行,不断总结再总结,当总结到0与1之间时,甚至可以脱离这个宇宙,创建自己的道,从而衍化出一个新的宇宙,或者说是新的世界,宇宙这个观念有点抽象。
    可能在那些神仙的观念看来,所谓血统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民族在他们看来也比较淡。
    可能他们看待华夏文明的衰弱,只是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进程。
    天无首无尾才可循环不息,经济发展是蛇头吃掉蛇尾而不断循环,文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先天文明,就如华夏夏周商时期,经过不断的发展,按照宇宙的衍化规律,必然会进入后天社会,也就是科技社会。
    后天社会不可持久,要消耗很多不可再生资源,但这些资源消耗掉之后,人类就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不断扩张,最终灭亡。
    一个是扩张到一定程度,或者就在本地球已经发展不下去的时候,死掉大部分人口,剩下的小部分人口又转而回到先天之道。
    由此不断循环。
    实际上中华文明的《易经》,就是上古文明的碎片,也许上古文明也是从后天之道发展到了先天之道,一部分人被遗弃在了地球,一部分jīng英去了所谓仙界,而留在地球的人类,又只有中华文明、印第安文明传承了上古文明的文明碎片。
    这一代人类,相比地球的历史来说,如果地球的历史是1天,那么这一代人类的历史仅仅是0.01秒。
    科技与仙道,实际上并不矛盾,只是一个先天之道与后天之道的循环。
    科技发展到了极致,也会回到先天社会,并将统治者等社会jīng英变成了‘仙’,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制造新物种的,从中国古代的修仙盛衰当中可以看出,灵药实际上是修仙的重要资源,当科技可以创造这些资源的时候,那些能够享有这些资源的jīng英就成了仙。
    非jīng英人员,很大可能将被遗弃,因为资源就那么多。从而那一代的人类文明就结束了,然后又产生了新一代人类。
    从而不断循环。
    但是后面的人类,能否能够创造出仙界,这又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因为资源就那么多,前面产生的仙界,是否愿意看到新一代人类发展起来呢?
    当然,这种问题太过遥远了,江渝作为民国时代的统治者,去想这些问题还是太早了,因此这些问题不是他该考虑的。
    此时江渝要考虑的就是民族利益的问题。
    民族这种概念,实际上也就像是一个,统治者需要的时候上去草一下,不要的时候随手丢弃。
    人们就民族概念的看法,也分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几个境界。
    身为热血青年的时候,所认识的民族主义比较单纯。
    第二阶段,则会认识到统治者搞民族主义,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统治者都不急,你急什么?
    第三阶段,则又回到了民族主义的层面,这时候所思考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血统,而是文化。
    总的来说,再第二阶段的角度看来,民族概念的本质,就是统治者团结一伙自己人,组成一个铁板一块的内部力量,然后去压榨外部力量。
    然后通过把压榨外部力量获取的利益,分给内部民众,以继续团结内部,继续压榨外部。
    统治者如果争气,对于民族整体来说是你好我也好。
    统治者如果不争气,那就是通过出卖内部利益,而换取与外部强敌的妥协,然后统治者与其他民族你好我也好。
    说到本质,还是利益问题。
    江渝还是一定程度上超脱了这种格调的,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起码他在争夺利益的时候,更注重为民族争取利益。
    而为民族争取利益的目的,则升华为文化的振兴与传承。
    核心,还是文化。
    确保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不毁灭,这才是本质的民族奋斗目标,打倒白种人世界对世界的统治的根本目的,也只在于消灭这些妄图消灭中华文明的威胁。
    先进的文明,就必须保留。
    落后的野蛮文明试图摧毁先进文明,就必须打倒野蛮文明,越野蛮的东西,破坏力往往是越强的。
    要想摧毁野蛮文明,就必须在自身保持先进文明的同时,在对待外部的手段上更加野蛮。
    从中国历史上就能看出,君子是打不过小人的,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统治者对待内部民众能够有足够良好的道德素养,那么普通民众的rì子也会好过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统治者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
    但这并不阻碍中华民国向往成为君子,并用更加下作的小人手段去对付蛮夷。
    因此这时候的江渝,与中华民**方人士,都在冷漠的看着欧洲人互掐,并在一旁煽风点火,用各种手段延长白种人世界的互掐,从而更加削弱他们的力量。
    德国此时已经意识到,中华民国已经与协约国达成了某些他们所不知道的协议,并开始倒向了协约国。
    但是德国却不好和中华民国撕破脸,因为他们明白,撕破脸的结果,就是同盟国都将快速的完蛋。
    因此德国人只能希望通过用外交手段重新拉拢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却是对同盟国的拉拢并不动心,但还是向同盟国做出了许诺:“这是一场欧洲人的战争,我们中华民国是不可能参与的,我们的民众对这场残酷的战争非常反感,所以我们更加不会将子弹shè向我们的朋友。”
    这下德国佬无奈了,从这个态势来看,中华民国是打死都不想参加这场战争。
    中华民国与德国的交易依旧在持续,只不过那些‘大规模杀伤xìng武器’的白磷弹供应减少了。
    对德国的援助方面,也减少了三成,但起码还是有援助的。
    而在对协约国出口方面,中华民国从地中海向协约国运去了很多物资,不过这条航线主要的船只运输还是协约国的船只。
    但是这些协约国船只运输的却是中华民国出口的物资。
    这天周子跃打来电话,告诉江渝,罗斯柴尔德财团的15亿英镑补偿黄金已经运来了,
    “一共是10983.57吨黄金,发财了。”周子跃笑道,心情非常不错。
    “呵呵!”江渝也笑了笑,不过黄金的多寡,并不是真正衡量一个国家资产的关键,关键还是工业资产。
    工业资产也是最有用的,它能迅速转化为战争能力,从而掠夺到更多的资产。
    “这笔黄金的用途你有什么想法?”江渝对周子跃问道,周子跃想了想说道:“还是储备起来吧!如果加上这笔黄金,我们的黄金储备将达到3万吨,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二分之一了,在金融上已经完全具备了和白种人世界分庭抗礼的实力。”
    “剩下的二分之一又在谁手上?”江渝问道。
    “这二分之一当中,有三分之二在美国手里,还有三分之一主要在欧洲各国手上,其他小国没什么钱。现在世界上大概有11万吨黄金。罗斯柴尔德财团手里,起码还有3万吨黄金。剩下2万吨黄金,则是商业黄金,或者在一些商人手上,其中我国民间黄金总量就达到了6000吨,人均12克左右。”
    黄金因为是奢侈品,所有有货币价值。
    黄金的集中,也意味着资本开始走向成熟化。
    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底蕴,确实还不是暴发户能比的,给中国运来了一万吨黄金,手上还有四万吨左右。
    黄金,也是中华民国从民间回收钞票的方式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限制黄金出口,使白银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因为白银又重新被赋予了货币功能。
    但在中华民国则不同,中华民国采取的信誉货币制,黄金价格却是在不断上涨,因为外部黄金的流入,都主要是靠财团出口军用物资。
    结婚什么的,总得有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金钗什么的。
    然后代代相传下去。
    有钱一些的,则选择更高级的珠宝。
    这些东西在经济萧条时期想要变现并不是那么容易,价格在经济萧条时期是会下降的。
    这也是财团低买高卖一个过程。
    “那就储备起来吧!”江渝点头道,黄金在民族繁荣的时候,主要还是金融作用,压箱底的东西。
    在民族衰弱时期,则是复兴的硬通货。
    当一个民族衰弱后,昔rì的纸钞肯定会大幅度贬值,甚至是变成废纸从而发行新的钞票。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黄金去其他国家购买复兴所需要的先进设备之类的。
    “另外,罗斯柴尔德财团答应我们的20亿英镑黄金的贷款,则要战争结束后支付给我们。”周子跃说道。
    “这笔钱,我们可以用来向罗斯柴尔德财团购买矿产之类的战争原材料,然后储备起来。反正一年是5%的利息,我们把这些黄金花出去,反而能使欧洲市场具备足够的购买力,从而使我们的出口增加,这些利息就可以赚回来了。十年后,只要一开战,我们已经不还钱了。”江渝十分惬意的说道。
    等于说,这十年里,中华民国可以白拿20亿英镑的黄金来发展,而且是随便花的钱……
    当然也可以不通过欧美买那些资源,这主要还是考虑消费市场的问题,以及自身货币总量的问题。
    内部是发行纸币的,这些黄金没必要在内部花销。
    附属国也是接受炎黄币的,这些黄金也不用在附属国那里花销。这些黄金,可以拿到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小国家去花销,也可以拿到南美国家去花销。
    然后那些国家有了钱,自然又进口中国的商品,黄金又流回中国。
    中国也可以用这些钱,到那些地方去大肆投资。
    总之是赚翻了。
    不过从循环角度上来说,欧洲人如果没有钱了,只是中华民国从贸易中赚钱,这种贸易关系也是无法长久的。
    只不过在贸易过程中,有一个高级与低级之分。
    中华民国向欧洲出口飞机、汽车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就是高级,而欧洲向中国出口原材料等商品就是低级。
    而贸易中越占便宜,就相当于更多的劳动力间接的参与到中国的建设当中。
    这个世界的利益掠夺,实际上就是掠夺劳动成果,只要不是懒得无可救药的群体,都有掠夺价值。
    只要他们能够劳动。
    那就能够被掠夺。
    欧美就是这样,你吃了败仗,现在拿不出赔款怎么办呢?
    那就借钱给你发展,然后再还钱。
    这次中华民国没有参战,就攫取了这样的利益,江渝和周子跃他们现在是做梦都要笑醒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